文物述说历史价值连城的青铜法典记录了远古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青铜器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我国的青铜器出现并流行于年前再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如今,现陈列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青铜朕匜也有铭文,并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诉讼判决书,不仅记载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第一次记载了法官受贿的情节。这难能可贵的国宝又是怎么来历的呢?年2月2日,是农历甲寅年腊月二十二的一天,陕西岐山县董家村队长董宏哲的叔叔董天有挖土时铁锹好像碰在了石头上,拨开土一看,叔叔喊了出来:“这是宝!”后向临村作业的考古队报告了情况。考古队在这个离地面不到1米的地窖里,挖掘出了埋藏着的37件青铜器,经初步断定,这些器物为西周时期的文物。陕西岐山县董家村队长董宏哲朕匜不但铭文意义重大,而且造型奇特古朴,因此被定为国宝。朕匜整高20.5厘米,腹深12厘米,腹宽17.5厘米,长31.5厘米,重3.85公斤。它虎头羊足,平盖宽流,鋬手为兽首屈舌,四足为羊蹄,给人以狞厉威严之貌,这在铜匜中少见。董家村窖藏被认定为“拉开周原考古发掘序幕的惊世发现”。有趣的是,当时这批出土宝物究竟该谁保存分歧很大,在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之前,有关方面决定暂时由董家村负责保管。这一放就是8个多月。某天,在扶风县文化馆工作的罗西章和宝鸡市的胡智生步行前往董家村“探望”宝物,见器物都被泥土和铜锈包裹着,当时天热,罗西章就和胡智生买了两个西瓜,要了两领凉席,拉了一只瓦的大灯泡,挑灯夜战对这些青铜器进行清理,到了早晨8时多,终于大功告成,他们发现这些宝贝上的铭文特别多,而最为独特的要数这件青铜朕匜。此铜器器身上有字铭文,铭文铸于器盖和腹底内壁,底盖铭文相连续。其中器盖六行,90字;器腹七行,64字。而这字铭文,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诉讼判决书。这篇诉讼判决书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西周某年的一天,一个叫牧牛的人,将他的管理者朕告了,“审判长”伯扬父处理这件民告官案件时,认为牧牛胆敢同管理者打官司,要定罪为诬告,判决他要送5个奴隶给朕,为惩罚他的诬告行为,要打他0鞭子,还要在他脸上刺字,一世只能用黑巾蒙面。后来,牧牛为了减轻惩罚,就送了锾(相当于汉代两银)给伯扬父,于是伯扬父就改了判词,改判为只打鞭,不用刺字,两就作为罚金入了伯扬父的口袋。判决书还要牧牛立誓,以后不能再上诉。如果朕要告牧牛的话,那就只能恢复受贿前的惩罚从现今法律角度上看,铭文记录的发生于年前的这件讼案,其内容不但反映了案件的“事实和理由”、“判由和判词”,庭审中,还出现了多达四人的诉讼代理人。案中的代理人也被认为是中国律师的雏形。从此表明,中国青铜文化,以其独有的精湛工艺和娴熟的铸造技术、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字内容为世珍重。不仅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青铜朕匜上的铭文,也被冠以中国“青铜法典”的美誉。董家村窖藏青铜器上的文字,准确地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土地、法律制度和社会阶级关系。不仅为穆恭两朝提供了新的断代标准,且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推算周代列王年表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从董家村窖藏青铜器上的文字来看,铭文中还有提到的租田、买卖山林等经济活动,这就告诉我们在西周中期,土地不仅可以在奴隶主贵族之间进行转让,还可以用来抵偿债务,以物易物。当时,王权和礼制受到很大冲击,土地私有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名义上仍是天子所有,因而在形式上必须得到王室的同意,土地转让交易还须得到王室执政大臣和有司官吏的参与,这说明奴隶制时代的土地所有制向封建的土地私有制转变,生产关系已开始发生变化,孕育着封建制度的萌芽,而王室执政大臣及三有司官吏的具体参与操作,实际上体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民事法律制度。观古知今,朋友,当看了文物诉说历史后,你还会认为文物古董其价值仅体现在拍卖行落槌的金钱交易上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5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